黄色直播平台

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11-06 15:25:06     作者:许莹竹    浏览次数: 次

为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黄色直播平台-黄色直播间 于2025年暑期组织1支院级实践团和4支校级小分队,分赴重庆大足、北碚、石柱及云南昭通、建水开展“三下乡”实践,以专业能力赋能乡村发展。为深化育人实效,总结经验,学院于2025年10月23日16:40在33教202教室举办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分享会,各实践团队代表和个人分别汇报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和成效收获。团委书记许莹竹老师、2024级辅导员王皓老师出席会议。

邢逸菲同学代表重庆石柱旺旺小分队分享团队实践情况。她们聚焦西沱镇“文化传承乏力、产业升级受限、治理效能不足”三大痛点,调研辣椒基地,为地标品牌提升献策;对话选调生与文化守护者,探索农文旅融合路径;联合当地政府开展反诈宣传,以青春之力守护乡亲“钱袋子”。最终形成兼具学术性与实操性成果,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

宋豪宇同学代表云南昭通苹溯小分队做汇报。团队聚焦昭通苹果产业,全链条跟进产业环节,赴博物馆溯源文化脉络,走访产业中心与企业摸清区域布局,调研散户种植情况,开展反诈与励志宣讲,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为地方决策提供青年视角,助力品牌升级与产业振兴。

王奕丹同学代表重庆北碚青禾小分队分享实践纪实与成果。她们通过深入访谈、车间参观与田间探访,摸清当地粮油产业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现状,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设计“三圣粮缘”品牌标识与广告语,同时推出反诈海报科普套路,整理中央一号文件与惠农政策,为农户上门解读,用接地气的方式守护村民财产安全、传递政策温度。

李倩同学代表云南建水青苗小分队分享活动开展情况。团队创新采用“多学科协同”模式,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制作技艺,梳理、挖掘建水非遗豆腐的困局与出路,协助记录生态种植数据,整理实用技巧手册,解锁生态种植科技密码。他们还用方言送惠农政策上门,契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展现青年助力乡村发展的行动力。

范鑫宇同学代表学院赴重庆大足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师生服务队分享实践成果。团队围绕“薪火相传隆平志,青春践履绘振兴”主题在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开展现代农业观摩、田间劳作、专家指导、人才调研、非遗参观等丰富活动,最终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调研报告》,完成26份有效农户问卷,相关实践获中国青年网、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实践团成员段煦分享了其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个人收获。她谈到,在五彩稻田参与稻株观测、跟随农户学习移栽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的实际温度;参观植物染非遗作坊时,感受到乡村文化与产业融合的独特活力。她表示“三下乡”是将专业知识落地的平台,读懂乡村的窗口。她呼吁同学们以所学为笔、以热忱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书写青春亮色。


最后,学院团委书记许莹竹在总结讲话中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实践总结会予以高度肯定。一方面,同学们参与热情高,当场聆听学习的同学众多;另一方面,各实践队伍的实践成果丰硕,总结汇报扎实。她动员同学们积极投身实践,以自身专业为依托,在基层实践中精准回应乡村需求,用所学所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同学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专业服务乡村建设。深入乡村的实践虽落幕,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将指引青年学子以实干深耕田野,在乡村振兴中留下更多青春足迹。


初审:许莹竹

复审:刘秋艳

终审:郑莉佳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联系电话:+023-68251264

邮编:400715

E-mail:swuhszbpt.com

黄色直播平台 版权所有